目录
专稿
守正创新与正本清源:网络综艺节目泛娱乐化趋势的反拨于柳;3-5
专题:乡村文化传播
乡村文化短视频的发展热潮与未来走向程前;孔艳辉;6-9
讲好中国乡村故事 以文化自信反哺乡村传播程前;6
难忘乡间的一缕炊烟:乡村形象的短视频符号构建——以B站乡村美食文化短视频的典型样本为例曾欢欢;毛春;10-14
参与式传播:短视频语境下乡村文化传播的新路径——以邯郸涉县大洼村为例何淑丽;15-18
乡村短视频赋能乡村文化振兴的推进路径郭攀;梅铮;19-22
论坛
扬起内容的帆:中国现实题材剧的“出海”研究李俊;22-25
复兴、多元与体验:上海国际电影节的空间生产朱晓丹;26-30
从跨媒体传播到跨媒介叙事:剧本杀与影视的影游融合路径阙大为;朱海澎;31-34
新力量导演的作者性研究史斐煜;35-38
现象制约与寓言显影:“丹尼尔导演组合”的影像哲学赵润晖;39-42
从“自发”到“自觉”:元宇宙电影初探连家兴;42-45
表演式摄像:日常冲突情境中的个人影像实践邱波;46-49
影视剧研究
建构模式·叙事功能·美学特质:谍战剧中“假夫妻”关系的戏剧性营造涂彦;谭佳名;50-53
挪移与构建:宋朝古装剧空间叙事研究——以电视剧《梦华录》《知否》为例李晴;53-56
现代古偶仙侠剧的审美诉求与传播特征——以《苍兰诀》为例陈伊丹;57-60
当代网络剧中的后现代性因素与现实主义导向——以《开端》为例吴昊;60-63
悬疑题材网络剧的美学风格与品牌塑造张泽荣;64-67
符码修辞、景观重构、话语拼贴:论电影《爱情神话》的类型创新申心志;67-70
影像媒介统御下的异托邦及其自反——解读《瞬息全宇宙》中的“多元宇宙”王春龙;71-75
自我、互文与记忆:自传式电影的叙事策略王立锐;76-79
《悬崖之上》“雪”意象的审美意蕴张婧;80-83
格雷马斯理论视域下电影《第十一回》的叙事艺术刘健琪;83-86
《奇迹·笨小孩》的叙事美学及时代价值奉丽群;87-91
纪录片广角
国际传播语境下非遗微纪录片的叙事策略探析——以《茉莉花开》为例任一文;91-94
历史人文纪录片的内容生产策略——以《中国》为例冯柯;95-98
网生纪录影像对格里尔逊模式的新解——以《守护解放西》为例王熙成;99-102
节目经纬
慢综艺:返璞归真式的牧歌谢升佳;刘红斌;胡辉;103-106
受众视角下网络综艺衍生节目的发展特点及优化路径史鑫涛;田恩宇;107-111
从老青共居到代际互惠:《屋檐之夏》的创新表达潘昕;111-115
《戏剧新生活》:中国话剧的大众化传播杨美玲;116-119
e聚焦
加速社会中的共鸣与反抗:“柠檬自习室”APP中的可见与不可见董航维;120-123
网络代际沟通环境及特征研究——以B站老年UP主视频下的评论为例李双余;124-127
“老铁”:快手社区共同体的文化生产探究吕通;128-131
虚拟偶像驱动消费行为的内在机理研究宋钰;131-134
业界参考
主流媒体的数据新闻实践——基于新华网、财新网数据新闻栏目的对比研究荣晓曼;135-138
纸媒销售实体店转型的“空间+”融合价值思考霍丽阳;139-142
泛娱乐化趋势下主持人的埋头创作和仰头传播——以《央young之夏》为例西芷若;142-145
县级融媒体中心如何提高新闻舆论“四力”王永铭;146-148
新闻与传播
奥运会开幕式伴随文本探析——以北京冬奥会为例李泽林;149-152
模因论视角下短视频助力城市形象传播策略研究——以徐州为例任晴阳;152-156
直播视域下健康传播的场景建构研究陈欣雨;高萍;157-16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