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录
专稿
新闻传播教育的里程碑——读张昆教授《新闻传播教育导论》一书有感刘洪;4-5+9
业界参考
分众与联动:融媒时代交通广播突围路径探析——以楚天交通广播为例姚钧浩;冯威;6-7
拓展边界,轻装上阵——融媒体时代广电新媒体的创新融合探索李佳;8-9
技术、资本、市场:广东电影产业的实践逻辑与范式创新周合强;10-13
论坛
湖北省电影市场的另类思考——以2021年春节档为例李群;13-15
当代中国大陆青年独立导演的“游移”化策略王晓;16-17+28
后人类主义视域下荧幕赛博格的身份认定张毓麒;王健;18-20
媒介记忆视野下中国传统文化纪录片的记忆框架与内容梁湘梓;刘海海;21-24
网络短视频中小镇青年的自我呈现研究——以快手APP为例李筱珂;卢晓华;24-26
节目经纬
从《百年历程》谈主旋律专题片创作成强;27-28
解密青年观察纪实节目的创新逻辑——以《我们的新时代》为例张瑞坤;29-30
职场类观察真人秀的节目形态和内容建构研究——以《新职员诞生记:Good People》为例罗培萍;31-33
《中国达人秀》节目的标准化和本土化策略探析吴谢巍;34-35
新时代文化类综艺节目的教育功能探析冯力文;36-37
从《典籍里的中国》看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传播程爱侠;38-39
文化类综艺节目的困窘与突破——以《典籍里的中国》为例杨一闻;40-41
文物戏剧中的女性叙事:《国家宝藏》的主题研究李光柱;42-43
从“5W”模式看《洛神水赋》文化节目的创新策略张阳;44-45
文化自信视角下传统文化的“破圈”之道探析——以河南卫视《端午奇妙游》系列节目为例张子娟;46-47
融合文化视域下传统文化节目如何实现突围——以河南卫视《唐宫夜宴》等文化节目为例蒋金韵;48-50
从《明星大侦探》看推理网络综艺“综N代”的良性发展席鲁宁;50-52
影视剧研究
新媒体环境下悬疑剧的叙事方式研究李真;53-54
关怀伦理学视角下医疗题材电视剧的人文价值——以《了不起的儿科医生》为例赵斐;55-56
《觉醒年代》:思想启蒙与文化觉醒的时代镜像张秉璇;57-59
《觉醒年代》:党史文化传播的新方式李东东;60-62
女性生存境遇的诗意呈现——评电视剧《小娘惹》景淑梅;62-64
怀旧的诗学:近几年怀旧电影老上海的城市书写邢秋萍;65-66
新世纪以来旧上海电影中摩登女性形象建构——以《罗曼蒂克消亡史》和《上海王》系列电影为例宋欣;67-68
再议上海摩登:作为怀旧与消费空间的华语电影新场域(2010-2020)马世玉;69-70
从讲述听觉到展示听觉——《推拿》改编中的听觉叙事黄灿;71-74
与时俱“变”:主旋律电影讲述中国故事的时代价值探析张芮宁;74-76
《1921》:新主流电影的创新与百年革命精神的视点表达金晶;77-78
《八佰》:新主流电影中民族性的勾勒卢文超;79-81
当“东方造梦”碰撞民族话语——全球化语境下电影《卧虎藏龙》的跨文化传播探析刘姿君;82-83
李安电影中的压抑与渴望——《卧虎藏龙》《色·戒》和《饮食男女》的二元解读董伊锦;84-86
《告诉他们,我乘白鹤去了》:双维隐喻中的后寻根表达陈俊芝;86-88
美杜莎的回返:泰国恐怖电影中凝视的再研究刘文军;89-91
巴赫曼·戈巴迪电影风格研究——以《乌龟也会飞》为例孙景旋;92-93
从《流浪地球》的文化内涵浅析跨文化创作的“求同存异”策略俞剑红;梁力;94-95
战争电影《波斯语课》的社会记忆功能孙羽茜;96-97
神话与反神话:《灯塔》中的隐喻研究于文秀;98-99
论电影《蜘蛛巢城》的空间书写王卧龙;100-101
守成与创新——戏曲电影《白蛇传·情》启示录段嘉仪;102-103
古典与科幻:动画电影“白蛇两部曲”的审美争途苏豪;104-105
日本当代动画剧中吸血鬼形象的本土化研究刘天豪;106-109
杨德昌电影语言和建筑空间的互文性探讨马力轲;王珏睿;洪艳;109-111
跨媒介视域下网络IP电影的营销策略——以“陈翔六点半”系列电影为例袁佳;112-113
纪录片广角
温情的注视——评析纪录片《我不是笨小孩》的人文关怀蒋黎明;114-115
脱贫题材纪录片的创新路径探究——以《摆脱贫困》为例周瑞锋;116-117
国内人文历史纪录片创作中的意境营造——以《孤山路31号》和《故宫100》为例张文静;118-119
文化移情视角下跨文化纪录片的传播策略李昱奇;120-121
播音与主持
短视频视域下电视节目主持人的风格化传播——基于拉斯韦尔5W模式的考察赵光伟;122-123
e聚焦
选秀节目中粉丝集资的网络民族志研究杨艾子;124-125
迷文化视域下二次元迷的身份认同与文化扩散苏洁;126-127
基于微博平台的超话社区运营探析王丽洁;128-129
网络社群的品牌商业化研究——以哔哩哔哩为例钟丽洁;130-131
基于“他者”视角的跨文化视频——“洋网红”的短视频内容和角色定位罗南希;132-134
福柯微观权力理论下三农网红“乡村小乔”的“知识”创作柴虹;135-137
短视频网红的自我呈现研究——基于戈夫曼拟剧论聂俊瑶;138-139
跨文化视域下李子柒短视频的媒介框架分析许月;140-141
狂欢理论视野下知识网红现象引发的思考马玉笛;142-144
冒犯的快感:女性吃播的“潜暴力”身体叙事吕卓培;144-146
“大片自己拍”:消费文化下个人的时尚图像生产李晓昱;147-148
网络模因的传播机制研究——以蜜雪冰城主题曲为例杨佳妮;马梦婕;149-150
小众化媒介的社会化转型路径研究——以哔哩哔哩弹幕网站为例刘沐笛;151-152
规训与挣扎:社交媒体语境下的女性身材焦虑与自我管理刘怡;153-154
“数字劳工”低龄化:未成年人网络安全危机四伏刘瑶;155-157
新闻与传播
女性主义视域下“罗冠军事件”的产生原因及影响分析徐香凝;157-159
浅析新媒体环境下的对外传播策略——以云南野象北迁报道为例贾婕;160-162
跨文化交际视域下的异质文化互文性思考——以《喜福会》为例段文霞;162-164
性别视域下“央视新闻”微博的女性形象建构研究乔舒婷;165-167
传播学视域下微信媒介的传播偏向分析杨艺龙;168-169
5W模式下互联网公益传播路径与效益研究——以“蚂蚁森林”为例王心怡;170-171
从想象到现实:大数据时代的信息生产审思——再读《信息乌托邦》胡凯;秦舒娅;172-173
新媒体时代柳州城市形象传播策略研究梁佳玉;174-175
消费主义视角下“维密秀”对女性的身体规训赵思慧;176-178
实践与思考
互动仪式链视角下主流媒体公益直播中的互动分析——以“小朱配琦”为例毛敬莲;陈锐;178-180
一记融媒“组合拳”,传递奥运最强音——广东体育频道东京奥运会报道成效浅析郭晓升;181-182
有魂、共情、创新——融媒体时代无锡广播电视集团重大主题报道的实践探索陈霞;183-184
全媒体时代经济新闻报道的优化策略李珮;185-186
主流媒体的社交化传播研究——以央视新闻入驻B站为例李杜若;柳婷;187-188
广西媒体对东盟传播的价值理念和提升路径探析闫哲;189-190
广告观察
新媒体时代汽车品牌营销传播的策略分析——以宝马中国为例魏隽轩;191-192
“满足”还是“溢出”:或然率公式视角下的微博广告探析柳知为;193-195
教育连线
“电视播音主持艺术”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实践探究梁俊明;韩琦;195-196
浅析新媒体环境下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教学途径的拓展宋存杰;谢梦霞;197-198
从区隔到融合:普通话网络课程传播图景及可适性研究郭美婷;199-200
媒介素养视域下中学在线教育的现状与反思阎畅;201-203
应时而动,因势而变:“互联网+微电影”时代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课程改革探索施宇;204-206
技术与应用
频谱分析仪在数字电视发射机检修中的运用熊金超;凌翠莲;杨睿;农天焕;林舒豪;206-208